郑超俊老师
郑超俊老师: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,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,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开封市美术家协会山水艺委会委员,开封市美术家协会花鸟艺委会委员,杞县第十三届政协委员,杞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
郑超俊作品
第一点:现在的孩子,动手能力没有我们以前那么协调。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,基本上都是“散养式”的,自主的机会非常多。干家务不用说,个个会,就连自己的“玩具”几乎都是亲自动手拆装完成的。在玩泥巴里玩大的孩子,手在不知不觉中,得到了充分的锻炼。这样,他们的手部肌肉力度够了,协调性也当然加强了。只要老师稍加点拨点拨,书写基本可以过关。接受能力很快!现在的小朋友们,电子产品玩得多,经常看手机动画片。智力训练很充分,但是,精细化动作的训练,严重不足。孩子们整天拿着遥控器和手机,不仅伤害了眼睛。而且手指也没有得到锻炼。一般孩子们筷子拿不稳,铅笔握不住。有的孩子,没有耐心,逐渐就产生了书写障碍。这其实和孩子是否聪明,没有太大关系。有的孩子聪明伶俐、英俊帅气,但是把笔画凑不到一起,写不稳。长此以往,很多孩子的崩溃,是从拿笔写字开始的。
郑超俊作品
郑超俊作品
郑超俊作品
郑超俊作品
郑超俊作品
专业技能的学习,贵在坚持,需要不断地操练。三天不练手生!不经过长期的磨砺,很难配得上专业二字。很多孩子,练字的时候,老师手把手教,看得过去,家长就以为孩子的字过关了。等到写作业、考试的时候,书写又是乱七八糟的。是培训没有效果么?当然不是。把书写能力,转化成自觉自愿的行为,这有一个过程,需要不断地进行强化。有人说,培养一个习惯,需要21天时间。我看,这几乎不大可能。任何一项培养起来的习惯,如果没有别人的监督,和自我的严格要求,很坏就会被荒废掉。如何能保证,孩子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呢?我觉得,练字这项作业,应该排在第一位。每天,把字帖放在书桌上。回到家里,写作业前,先练字。天天如此,练字这项作业,就不会被忘掉了。每天5分钟,10分钟,已经很少了,谁都能挤得出来。不练字,写作业的时候,也会把这时间消耗掉的。
郑超俊作品